四、鋰電市場發展預測
全球經貿關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是多邊主義正在向雙邊主義甚至單邊主義發展,另一方面是中美貿易戰有愈演愈烈趨勢,中國正在受到美國的封鎖,這對包括鋰電在內的各行各業的發展以及各個市場的發展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對于鋰電產業而言,由中日韓向歐美和東南亞地區擴散的步伐很可能加快;對于鋰電市場而言,由于中國鋰電產業和部分應用產業的全球地位短時間內無法撼動,貿易戰會推動鋰電產品和相關下游應用產品的價格抬升,從而影響市場發展速度。
1、電動汽車之外的其他鋰電市場發展預測
真鋰研究預測,2021年全球鋰電市場除電動汽車之外的規模將會達到154.4GWh,是2016年的1.66倍,年均增長率10.76%;而中國市場屆時將會達到73.2GWh,是2016年的1.84倍,年均增長率13.05%,略高于全球水平。我們去年發表的預測數字分別是2020年全球165.8GWh、中國80GWh,現在我們認為,受全球經貿關系深刻變化的影響,市場發展將明顯放緩,這兩個目標大致將要延后一年實現。
這其中,手機市場已經見頂,即便是略微的增長都會很難。蘋果手機大屏化會帶來單機用電量的增長,但其手機銷量會下滑,鋰電需求總量很難提升。其他公司的手機大屏化進程基本完成。真鋰研究預測未來幾年全球手機市場的鋰電需求大致會維持在17.5GWh左右的水平。中國手機市場發展趨勢基本與全球同步。如果解決了給筆記本電腦補電的問題,可以同時給所有消費類電子產品補電,移動電源(充電寶)市場可能還會有一定的發展,真鋰研究預計全球范圍內該市場到2021年將達到38.1GWh的規模,年均增速9.20%,而中國市場的增速可能只會有8.90%。
圖表 18:2016-2021年全球鋰電各細分市場發展預測(不含xEV)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家庭儲能市場將會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真鋰研究預計2021年全球范圍內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5GWh,年均增長43.99%;其中中國市場將在目前基本為0的情況下發展到0.4GWh的規模。中國鼓勵集中供電以保障國有電力部門的收益,因此,家庭儲能市場在中國難以有大的發展,只是在一些電網覆蓋不到的地方,政府才會給予鼓勵。
真鋰研究預計2021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的鋰電用量將會高達15.8GWh,未來幾年的年均增速將高達23.30%;全球移動基站電源市場的鋰電用量將會達到17.3GWh,年均增速18.95%。另外,在中國市場,電動汽車的進一步發展,依然將刺激電動自行車和移動基站電源市場的鋰電化,鉛酸電池被替代的速度還將加快。預計到2021年,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的鋰電用量將會高達11.9GWh,未來幾年的年均增速將高達22.47%;中國移動基站電源市場的鋰電用量將會達到12.1GWh,年均增速21.38%。
圖表 19:2016-2021年中國鋰電市場發展預測(不含xEV)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2、電動汽車市場產量及其鋰電裝機發展預測
對于電動汽車的發展,主要的爭議在于它的發展速度會有多快。這里,真鋰研究將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分別給出三種預測:謹慎預測、中性預測和樂觀預測。對于海外電動汽車市場,與去年的預測相比,真鋰研究做了一定的調整:①真鋰研究堅定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所以適當調高了謹慎預測的數字;②貿易格局的變化推動電池本土生產快速發展,但是,電池相關配套產業的完善很難同時跟進,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電動汽車發展,所以我們適當調低了中性和樂觀預測數字。
海外市場主要是指歐美日市場,其中歐洲和日本的政府對于發展電動汽車的決心和力度越來越大,這也是對中國相關態度的回應;但是美國有了變化,現任總統特朗普對于發展電動汽車的態度明顯不及前任奧巴馬,美國的綠色能源政策實際上是在倒退,不過美國民眾對于電動汽車的熱情目前來看似乎并沒有受到影響??傮w上,我們認為實現海外市場中性預測的可能性相對要高一些。具體預測情況見圖表20。
圖表 20:2016-2021年海外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預測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萬輛。
圖表 21:2016-2021年海外電動汽車市場電池裝機預測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據此,真鋰研究分別對應三種海外市場電動汽車發展預測,做出了相應的電池裝機預測:①謹慎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2021年將達到123.4 GWh,年均增長56.68%;②中性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2021年將達到143.1 GWh,年均增長61.31%;③樂觀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191.5 GWh,年均增長71.24%。如果樂觀預測能夠實現,那么到2021年海外市場中,電動汽車市場鋰電需求將超越其他所有市場之和。具體預測情況見圖表21。
圖表 22:2016-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預測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萬輛。
全球經貿形式的變化以及在此背后的大國競爭日益激烈和殘酷,可能會推動中國政府加大發展電動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力度,盡最大力量減少對傳統能源石油的依賴,同時,傳統產業明顯走上下坡路,也會迫使不少企業和資本轉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最近幾個月傳統汽車市場的明顯下滑,直接推動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因此,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能會明顯好于真鋰研究之前的預期,這里我們調高了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預期。還是和之前一樣分為謹慎、中性和樂觀這3種預測,不過,我們傾向于中性預測。
我們現在認為,今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可望達到110萬輛,見圖表22的中性預測,主要是由兩類電動乘用車貢獻,其他3類車的產量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年及之后幾年,EV乘用車、PHEV乘用車和EV專用車會以每年大約50%的速度增長,而EV客車和PHEV客車同時也會慢慢恢復增長態勢。到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可望達到240萬輛左右,2021年將突破350萬輛。
圖表 23:2016-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鋰電裝機預測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相對應,真鋰研究給出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鋰電裝機預測:①謹慎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2021年將達到125GWh左右,是2017年的3.7倍;②中性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2021年將達到154GWh,是2017年的4.6倍;③樂觀預測對應的電池裝機量177.2 GWh,是2017年的6倍多。
3、鋰電市場總規模預測
在前面1和2的基礎上,電動汽車市場以中性預測來看,真鋰研究認為,2021年全球鋰電市場規模將達到450 GWh,是2017年150GWh的3倍,年均增幅繼續保持在30%以上,將確定超越鉛酸電池而成為用量最大的二次電池產品。
對應的中國市場,真鋰研究認為,2021年鋰電市場規模將達到227GWh,全球份額依然會維持在50%偏上的水平。如果中國政府制定的2020年兩大目標能夠順利實現(電池系統能量密度260Wh/kg且價格在1元/Wh以內)的同時將安全事故數量控制在合理范圍的話,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會迎來更快發展,對鋰電市場的壯大將更為利好。(完)
【此為連載第四部分,第一、二、三部分詳見2018年第6屆中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會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010-62899890 郵箱:119@battery100.org
02-25????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04-27????來源:億歐網
11-14????來源:電池網-真理研究
11-10????來源:電池網-真理研究
02-22????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