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鋰電市場規模2017年達到149.7 GWh,同比增長11.63%
真鋰研究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鋰電市場規模高達149.7 GWh,同比增長11.63%,增速不高,主要原因是消費市場的鋰電需求增長幾近停滯。不過,2011年以來,鋰電市場總規模年均增長率高達31.36%,沒有幾個產業的市場增長能做到這一點,因此,依然非常難得。三大市場的具體情況見圖表1:
圖表 1:2011-2017年全球鋰電市場規模統計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2017年鋰電市場最大的亮點是以電動汽車市場為代表的交通市場的鋰電總需求已增長到64.6GWh,首次超越消費類電子產品,成為鋰電最大市場。下面分別來看。
1、各市場的發展情況
真鋰研究將鋰電市場劃分為消費市場、交通市場和工業儲能這三大部分,其中,日韓產研機構劃入消費市場這個大類的電動工具市場,真鋰研究歸入工業儲能市場,因為電動工具電池實際上也屬于動力電池。2016年還是鋰電市場規模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2017年市場規模62.0 GWh,占比降為41.42%,已經退居第二位;2017年的王者是交通市場,鋰電需求規模64.6 GWh,占比43.15%;規模最小的工業儲能市場23.1 GWh,占比15.43%。
2011年消費市場鋰電規模24.4GWh,占比82.15%,此后比重逐年走低,并最終于2017年退居第二位。2011年交通市場鋰電規模2.9 GWh,占比僅為9.76%,此后逐年快速走高,并最終于2017年超過消費市場排在首位。2011年工業儲能市場鋰電規模2.4 GWh,占比8.08%,2012-2017年占比始終維持在11%-17%之間。
從增速上看,2012-2017年全球鋰電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最高的是交通市場,年均增長率為69.82%,工業儲能市場以48.03%排在第二位,消費市場以17.16%排在最后。交通市場在2012年增長最快,達到103.45%,2013-2014年增速逐年走低,2015年增速跳躍式增長,2016-2017年又逐年走低,這主要是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影響。工業儲能市場在2012年增長最快,達到79.17%,2013-2017年增速逐年走低,主要原因是占多數的電動工具市場的鋰電需求日益飽和而儲能市場目前尚未爆發。
圖表 2:2011-2017年全球消費市場各細分市場鋰電規模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2011-2017年全球消費市場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11年的消費市場以手機市場為主導,電池需求10.9GWh,占比44.67%,此后比重逐年下滑,到2015年占比降到29.02%,被移動電源(充電寶)超越,此后排在第二位,2017年絕對需求量首次下降為17.6 GWh,占比繼續下降到28.37%。
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以及使用不可更換的軟包電池的情況迅速普及,催生了移動電源市場的爆發。2011年移動電源市場需求量只有1.2GWh,占比4.92%,排在第四位,2012-2017年以年均75.83%的增速飛速發展,2013年增速高達200.00%,2014年以9.9 GWh占比22.86%,超過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排在第二位,2015年移動電源市場以18.6GWh的需求量占比34.38%,首次超越手機市場,排在首位,此后始終排在首位,占比逐年增加,2017年需求量25.3 GWh,占比高達40.79%。需要提及的是,移動電源市場消納了大量的消費電池次品。
平板電腦市場2011-2014年需求量有所增長,2015-2017年出現負增長,占比在7%-17%之間,2017年需求量為5.0 GWh,占比8.08%。筆記本電腦2011-2017年發展平穩,需求量在8.9—9.3 GWh之間,逐年增加,2016年稍有下調,占比在14-37%之間,逐年減少,2017年稍有增長。
圖表 3:2011-2017年全球交通市場各細分市場鋰電規模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交通市場自2011年電動汽車商業化元年以來高速增長,成為鋰電市場發展的最大動力。從圖表3可以看到,2011年交通市場規模僅有2.9GWh,占比9.76%,到2017年發展到64.6 GWh,是2011年的22倍還多,年均增速69.82%,占比也因此迅速上升到43.15%。需要提及的是,電動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生產汽車電池過程中所產生的次品電池,一部分進入到了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以及低速電動汽車等其他交通市場,直接帶動了這些細分市場的鋰電需求。
電動汽車市場鋰電規模2011年僅為1.8GWh,但也占到了交通市場的60.00%,到2017年擴大到53.8 GWh,是2011年的29倍多,占比也進一步提升到了83.28%。交通市場中的第二大細分市場是電動自行車市場,2011年該市場的鋰電需求是0.7GWh,到2017年迅速擴大到5.9GWh,年均增幅高達47.70%,在電動自行車銷量這幾年增長極為緩慢的情況下,鋰電應用規模的快速擴大表明該市場鋰電替代鉛酸電池的進程在明顯加快。電動三輪車領域也大致如此,汽車電池次品在該領域的應用快速增長。至于低速電動汽車市場,則是由于汽車電池產能規模的快速擴大,使得鋰電的性價比正在快速接近鉛酸電池,應用也在快速增長。
圖表 4:2011-2017年全球工業儲能市場各細分市場鋰電規模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工業儲能市場真鋰研究主要統計了電動工具、移動基站電源、家庭儲能、電網儲能這幾類細分市場。圖表4的數據顯示,工業儲能市場2017年規模也已達到了23.1GWh,雖然在三大市場中還是最少,但2012年以來年均增幅高達48.03%,增速方面同樣遠超消費市場。這種情況表明,鋰電的未來將主要依賴于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而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近期看交通市場,遠期看儲能市場。
2011-2012年工業儲能市場的發展主要依賴于電動工具市場,占比在78%以上,2013-2017年,隨著移動基站電源的高速發展,工業儲能市場由原來的電動工具一家獨秀演變為電動工具和移動基站電源相互抗衡。2011年電動工具市場以2.0GWh占比83.33%,此后占比逐年下降,到2017年以11.1 GWh占比48.17%。不過,電動工具市場鋰離子電池已基本完成了對鎳鎘電池等其他二次電池的替代,以后的市場增長空間將非常有限。2011年移動基站電源市場以0.1GWh占比4.17%,此后占比逐年增長,2012年增長200.00%,2013年更是高速增長600.00%,需求量增至2.1 GWh,占比26.92%,首次取得與電動工具抗衡的資本。2014-2016年,雖然增速放緩,但仍以高于43%的增速發展,到2017年以8.6 GWh占比37.02%。這與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爆發基本同步,不少汽車電池次品在這個市場實現了應用,同時,對汽車電池梯級利用的試驗也主要是在這個市場。
全球家庭儲能市場大致從2013年開始得到快速發展,主要是與家庭光伏發電系統配套。本世紀初,歐美日紛紛開啟了“百萬屋頂”計劃,鼓勵家庭在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系統。這些屋頂計劃大都取得了成功,但如何經濟有效地利用好這些光伏電力,一直是一個難題。在電動汽車市場開啟并帶動鋰離子動力電池價格快速下降之后,德國、日本等國先后推出相關補貼政策,鼓勵家庭安裝儲能配套系統。2013年全球家庭儲能市場實現了0.4GWh的裝機量,2017年達到了2.5 GWh,年均增幅高達59.56%,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市場取得的成績。
電力電網儲能市場目前還都是處于示范應用階段,鋰離子電池用量還比較小。2011年電網儲能鋰離子用量0.2 GWh,2017年增至0.6 GWh。
2、不同形狀鋰電產品應用情況
鋰離子電池產品按照形狀可分為圓柱、方形和軟包這三大類。三種形狀的鋰離子電池產品各有優缺點,那么,市場的選擇情況如何呢?
圖表 5:2011-2017年全球鋰電市場各形狀鋰電產品用量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從圖表5可以看到,2011年全球鋰電市場方形電池需求量最大,以12.9 GWh占比43.43%,之后占比和增速都逐年走低,2012年被圓柱電池趕超,排在第二位,2014年又被軟包電池趕超,排在最后,直至2017年以40.3 GWh占比26.81%,始終排在最后。2017年超過60%的方形電池是用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
2011年圓柱電池以12.1 GWh占比40.74%,排在第二位,2012年以14.9 GWh占比38.70%,超過方形電池排在首位,之后直至2017年始終排在首位,占比在36%—42%之間,2017年以62.1 GWh占比41.65%。圓柱電池市場規模始近幾年始終占據首位,特斯拉功不可沒,在特斯拉的帶動下,中國有相當一部分電動汽車產品采用了圓柱電池。
2011年軟包電池以4.7 GWh占比15.82%,排在最后,2011-2015年占比逐年走高,2014年以23.8 GWh占比32.87%,超過方形電池排在第二位,直至2017年始終排在第二位,2017年以47.3 GWh占比31.54%。
從增速上看,2012-2017年年均增長率最高的是軟包電池,為50.30%,圓柱電池以31.86%排在第二位,方形電池以21.39%排在最后。軟包電池市場規模的高增長,主要是海外電動汽車市場的貢獻。海外電動汽車市場,除了特斯拉用圓柱、寶馬和三菱用方形之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軟包電池。
圖表 6:2017年全球各形狀鋰電產品在不同細分市場中的用量
數據來源:真鋰研究,2018年10月1日。單位:GWh
那么,三種形狀的鋰離子電池產品又是主要應用在哪些細分市場呢?
圖表6顯示,2017年方形電池主要用在電動汽車市場,在40.3 GWh總用量中,電動汽車市場占了27.1 GWh,占比高達67.25%,而且主要是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使用;移動基站電源市場、手機市場和電動自行車市場分別以4.4 GWh、2.9 GWh和2.4GWh的用量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占比分別為10.92%、7.20%和5.96%。
圓柱電池和軟包電池的使用情況相對分散一些,第一大細分市場的占比不是那么突出,但也都在28%以上。2017年62.1 GWh的圓柱電池總用量主要由移動電源(充電寶)、電動汽車、電動工具貢獻,移動電源(充電寶)市場以17.5GWh占比28.18%排在第一位,電動汽車市場以16.6 GWh占比26.73%排在第二位,電動工具市場以11.1GWh占比17.87%排在第三位(該市場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全部是圓柱電池)。
2017年47.3 GWh的軟包電池總用量主要由手機、電動汽車、移動電源(充電寶)和平板電腦貢獻,手機市場以14.7GWh占比31.08%排在第一位,電動汽車市場以10.1 GWh占比21.35%排在第二位,移動電源(充電寶)市場以7.6 GWh占比16.07%排在第三位,平板電腦市場以5.0 GWh占比10.57%,排在第四位,并且全部采用軟包電池。
在鋰離子電池第一大細分市場的電動汽車市場,53.8 GWh總用量中,方形電池占比高達50.37%,超過一半;圓柱電池和軟包電池分別占比30.86%和18.77%。在第二大細分市場移動電源(充電寶)市場,25.3 GWh總用量中,圓柱電池占比高達69.17%,軟包電池占比30.04%,而方形電池占比僅有0.79%。在第三大細分市場手機市場,17.6GWh總用量中,軟包電池占比高達83.52%,全部用在智能手機產品上;方形電池占據了其余的16.48%,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的用量大約各占一半;圓柱電池在該市場沒有應用。
【此為連載第一部分,第二、三、四部分詳見2018年第6屆中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會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010-62899890 郵箱:119@battery100.org
02-25????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04-27????來源:億歐網
11-14????來源:電池網-真理研究
11-10????來源:電池網-真理研究
02-22????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